保博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21|回复: 0

公链 × 亚洲市场:机遇、挑战与本土生态 | by CointimeSG | Cointime

[复制链接]

136万

主题

136万

帖子

409万

积分

快递专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092882
发表于 5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,公链的发展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。在Cointime举办的"公链亚洲市场机遇、挑战与本土生态"主题Space中,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六位重量级嘉宾——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区块链教授Dr.Zehua Wang、Uweb校长于老师、JuChain增长负责人Jacky、Metis社区观察员HaoTian、Bitlayer联合创始人CharlieHu以及TON生态香港负责人Yuki,围绕亚洲公链市场展开了深度对话。本文将系统梳理嘉宾观点,呈现公链在亚洲市场的发展全景。
一、市场格局:东升西落与价值重构
"这一轮周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东升西落",HaoTian在分享中开门见山地指出。这一判断得到了多位嘉宾的印证。曾经由西方资本主导的公链生态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,亚洲市场逐渐成为价值创造的中心。
于老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当前的市场格局:"头部公链的垄断地位日益巩固,新公链想要突围难度越来越大。"他特别指出,尽管华人开发者在众多顶级公链项目中扮演核心角色,但"国产公链"的概念却日渐式微。以Conflux为例,虽然通过数字藏品赛道获得了一定用户基础,但大多数华语区开发者和用户更倾向于选择海外公链。
Yuki用数据佐证这一趋势:"在Ton生态中,华语区项目方数量仅次于俄罗斯地区。"这种分布不仅反映了亚洲开发者的活跃度,也体现了市场选择的自然结果。CharlieHu补充道:"亚洲开发者占全球区块链开发者的30%以上,许多顶级公链的核心负责人都是亚洲人。"
市场结构变化的同时,投资逻辑也在发生转变。HaoTian观察到:"过去那种依靠豪华团队背景和宏大叙事的'天王级项目'越来越难获得市场认可。"Jacky以索拉纳为例说明:"2023年他们通过发展MEME文化和空投活动,成功激活了亚洲社区,这种贴近用户的策略更受市场欢迎。"
二、本土化实践:文化适配与用户获取
公链在亚洲市场的成功,离不开对当地文化和用户习惯的深度理解。多位嘉宾强调,简单将亚洲视为同质化市场的策略注定失败。
1. 技术门槛降低
Dr.Zehua Wang从技术角度指出:"当前公链最大的使用障碍在于Gas费支付机制。"他参与的Zero x network项目通过账户抽象技术,允许用户使用二级代币支付Gas,显著降低了使用门槛。"亚洲用户普遍对加密货币认知较浅,复杂的技术流程会导致大量流失。"
2. 区域差异化运营
CharlieHu分享了Bitlayer的运营经验:"韩国用户偏好高波动性资产,我们就重点发展MEME币;日本市场重视合规,我们与持牌交易所合作;东南亚喜欢社交属性强的应用,我们推动SocialFi项目。"Yuki补充道:"我们根据不同地区支付习惯定制入口,如在越南整合MoMo钱包,在香港接入FPS系统。"
3. 社区驱动增长
HaoTian强调KOL的重要性:"KOL比VC更了解社区真实需求,能够帮助项目方快速调整策略。"Jacky介绍了聚链的"贡献证明"机制:"社区成员的每一次传播、每一笔交易都能获得奖励,这种模式在东南亚市场用户增长率达到300%。"
三、合规挑战:技术路径与监管适配
亚洲各国对区块链的监管态度差异显著,这为公链的技术设计带来挑战。Dr.Zehua
Wang指出:"韩国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要求链上数据脱敏处理,我们不得不采用零知识证明技术;新加坡的支付服务法案则促使许多项目开发许可型二层网络。"
于老师特别强调审计工具的重要性:"亚洲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智能合约安全和资金流向透明。我们建议项目方提前进行第三方审计,并公开审计报告。"CharlieHu分享了Bitlayer的合规实践:"我们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,实时追踪链上异常交易,这大大提升了监管机构的信任度。"
四、生态建设:开发者赋能与价值闭环
公链的长期价值取决于生态系统活力。Dr.Zehua Wang指出:"亚洲开发者在产品迭代速度上具有优势,但在底层协议创新方面相对薄弱。"他建议公链项目加强与高校合作,培养系统级开发人才。
Jacky分享了聚链的孵化经验:"我们提供从技术开发到交易所上币的全流程支持,帮助项目方快速落地。"Yuki介绍了Ton的开发者计划:"针对不同成熟度的项目,我们提供从coding工作坊到VC对接的阶梯式支持。"
于老师预测:"下一阶段将有更多品牌商尝试Web3营销,关键是要降低技术门槛。"他建议公链开发标准化中间件,帮助传统企业轻松上链。Yuki分享的成功案例:"有团队将新能源充电桩资产证券化,用户可通过代币分享收益并用碳积分兑换商品,形成商业闭环。"
五、未来展望:差异化竞争与生态协同
综合嘉宾讨论,亚洲公链的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:
技术融合:Dr.Zehua Wang认为,账户抽象、模块化区块链等新技术将改善用户体验,AI与区块链的结合可能催生新型智能合约平台。
监管协同:随着香港、新加坡等地监管框架完善,CharlieHu指出,合规公链将获得机构资金青睐,形成良性发展循环。
应用爆发:于老师预测,SocialFi、GameFi、RWA等适合亚洲市场的应用将迎来爆发,Jacky特别看好DePIN在亚洲的发展潜力。
正如主持人总结的那样,公链竞争已进入深水区,唯有真正理解亚洲市场、扎根本土生态的项目才能持续发展。在这个东升西落的新周期中,亚洲公链正迎来历史性机遇,但也面临文化适配、合规调整等挑战。未来成功的关键,在于能否构建技术、社区与商业价值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保博擔保网

GMT+8, 2025-5-15 02:56 , Processed in 6.31411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BaoBoWang

Copyright © 2014-2025, 保博网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